2008年12月31日 星期三

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

細節、破壞、建設



二十多年的浴室,在容忍了很多年之後,終於決定翻修。翻修代表的是一次重大的破壞。受到三民主義遺毒的年代,國父說,要先有破壞才有建設。於是,一次次的破壞,一塊塊的壁磚被敲下。然後,補土,舖平,防水,最後貼上壁磚,安裝上新買的衛浴設備。

可是,人總是會忘記,20多年前安裝錯誤的熱水管,這次裝修的時候忘記和水電師父說,結果,貼上壁磚安裝恆溫龍頭之後,立見真章。因為冷熱水管左右錯置,造成恆溫龍頭失效,為了一勞永逸,只好,再把壁磚敲掉,重來一次。

看起來又是一篇意有所指的文章。沒錯,我要說的正是建設與破壞。

這兩週課程進度到了問卷設計的階段。身為問卷調查的過來人,我在要求學生的時候自然非常的嚴格,從一開始的聊天說笑,到後期的一板一眼,和各小組來來回回的問卷往返,有些小組經過這樣的來來回回,告訴我,課程一開始的時候我所說得,請不要針對人互相攻擊,因為我們是共同為了完成研究調查而努力。結果,這個星期,看到大家被逼的逐漸顯露出本性,上個月笑著看到學生在社會學的班上被遊戲激出階級對立,這個月看到研究法的班上學生被我激的逐漸顯露出真實的一面。其實,這都是學習的過程。

很多人會說,課堂內的爭論,是小事,但是,我逐漸認為,課堂內的人際互動,某種程度也顯露出本性。隨著一週又一週不斷的討論,一次又一次不休息的修改問卷,好處是,讓我陪著各小組,每天晚上修改問卷,順便得到一個額外的獎勵,就是,一天只吃兩餐半,晚餐多半都在討論問卷當中過去了。

細節,某種程度上是很重要的。當我在挑一些小地方的時候,比如說問卷的標題,引導用語,題號,選項編號,甚至是字型,版面,研究法有太多太多的潛知識是無法用白紙黑字寫的很詳盡的。

同學們親自上陣做問卷,必須面對各式各樣的老師,碰壁,是學習的開始。願意踏出第一步,其實,已經成功了一半。

2008年12月20日 星期六

凱莉米洛2008演唱會DVD


本來是要衝的。
但是後來把錢省下來。
沒想到省下來的錢又要花掉。
明年三月底四月初,
先是阿妹,接著是莎拉布來曼,
這兩場是一定要看現場的。
買了凱莉米洛的DVD,週五去7-11拿,從頭看了一遍,
好棒。應該去衝現場的。
大手筆的製作從整個團隊的整體表現就看得出來。
一般都是只有歌手和舞者在換衣服,
但是凱莉米洛的演唱會是連樂隊都跟著換衣服,
而且,即使是樂隊某些時候某些人不必演奏,也沒有下台休息,
跟著整個團隊共同演出。
我想,這是台灣的演唱會還可以學習的部份。

2008年12月13日 星期六

像我一樣勇敢—被Fired也是一種祝福



在每個閃亮耀眼的名片頭銜背後,其實付出的代價是無價的。

廣告總愛說成功的男人背後必定有個偉大的女人。

同樣的,成功的女人背後,必定有個偉大的男人。

繼續推,成功的男人與成功的女人背後,必定有偉大的媽媽和婆婆。

以及,被迫長大的小孩。
這週都在天改學生的問卷,每天晚上陪著學生一題一題的改問卷上的問題。

不知不覺的,發現自己閱讀的量越來越少,整天都在應付,接不完的電話,寫不完的往返公文,燒錄一張又一張的演講光碟。

這兩天,其實應該是到中研院去參加年會的,但是,身體真的不堪負荷,必須要休息。

距離放寒假,差不多還有一個月,最後這一個月,要盯著學生把問卷完成,說真的,我到底是在跟自己過不去。

終於有空閒休息,趕快看完這本新版的,女總經理自傳。

成功的書沒有什麼好看的,因為大家都選擇性的告訴你她(她)是怎麼做到今天這個位置的。我比較喜歡看這種從挫敗當中繼續努力不懈的見證,比任何形式的鼓勵都來的受用。

當然,這種書很難說好不好,但是,真實是她可貴的地方。這位曾經擔任過台灣肯德基總經理位置的女性,選擇用這種徹底透明的方式讓你看清,一個人,一個女人,一個男人,兩個雙胞胎兒子,共同面對種種比戲劇還要真實的現實世界,闔上書頁,彷彿又受洗了一次,心靈又澄淨了一次,走過大風大浪的人,最後回歸家庭,反璞歸真,放下一切,一無所有的時候,才知道,原來,過去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。

在這個每天都有裁員減薪消息的寒冬中,似乎,仍能感受到一絲絲的溫暖,嗅到,一絲絲的希望。

作者:吳美君
出版:2008.12.8四刷
出版社:寶瓶

2008年12月1日 星期一

王牌男公關


「男公關」的世界和學歷資質都沒有關係
營業額高的人才能站得高
指名的次數和營業額是「男公關」的價值
「男公關」就是身體賺錢的工作
這裡是「男人」的戰場

鷹說:「男公關」要自由掌控「女人」的自私感、虛榮心、嫉妒心、競爭心、優越感和獨占欲,賺取「她們」錢的工作。

公平說:「男公關」是治癒「女性」的工作,沒有治癒「女性」想法的「男公關」是垃圾。
置於(括弧)中,是我目前想到的一個解讀方法。

看起來是在討論(括弧)當中的主詞,但是,如果我們把(括弧)當中的主詞換成是其他的主詞、角色、行業,不也是很通順嗎?

生活在這個現實的世界裡,生活在這個每天都上演著失業戲碼的詭譎變化職場中,哪天,老闆也會對我們這樣說:「對你來說也許很殘忍,但總是有人要付責任,這也是沒辦法的事」。

也許,我們也該學學(括弧)外的精神,將自己武裝起來,每天面臨的是對組織內部與對組織外部的戰爭。

是的,如同有希講的:「這是一個戰場,你必須做好準備,才能夠從一顆不起眼的小石子變成是耀眼的鑽石。」